
SpaceX前核心员工汤姆·米勒2021年创立的脉冲空间公司,近日宣布将研发月球着陆器。该计划依托旗下“赫利俄斯”推进级,无需在轨加油,就能把3吨载荷从近地轨道送至月球表面,最早2028年实现首航,有望填补中小型月球货运的空白。
一款新型私人月球着陆器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飞行。
脉冲空间公司——由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在SpaceX聘请的首位员工汤姆·米勒创立——于10月14日(周二)宣布,计划研发一款 robotic 月球着陆器,助力开拓月球前沿探索。
米勒在周二发布的一篇博客文章中阐述了脉冲空间公司的月球愿景,他写道:“借用约翰·肯尼迪总统的话,登月绝非易事。但我们坚信,脉冲空间拥有航空航天领域最杰出的人才,他们每天都在突破创新的边界。我们有信心攻克技术上的严峻挑战,也期待着继续加速推进人类向地球之外的未来探索。”
脉冲空间公司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太空运输领域——即航天器发射进入太空后,将其送至目标位置。
该公司已在运营一款名为“米拉”的太空拖船,尺寸与洗碗机相当。2023年11月,这款拖船搭载SpaceX的“运输者9号”拼车任务,首次进入太空。此外,脉冲空间还在研发一款名为“赫利俄斯”的“推进级”,它能将大型载荷从近地轨道送至地球同步轨道、地月空间等高能量目的地。“赫利俄斯”计划于2026年底进行首次太空飞行。
脉冲空间的月球探索计划,将结合“赫利俄斯”推进级与一款新研发的月球着陆器(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米勒在博客中表示,这两者将共同搭载一枚标准的中型或重型运载火箭发射。
他写道:“‘赫利俄斯’与着陆器在近地轨道部署后,‘赫利俄斯’将作为巡航级,在一周内将着陆器送至近月轨道。随后,月球着陆器与‘赫利俄斯’分离,下降至月球表面。借助‘赫利俄斯’强大的速度增量能力,这套任务架构无需在轨加油。”
米勒表示,每次“赫利俄斯-着陆器”任务,都能将3吨载荷送至月球表面。他补充道,首次交付可能最早在2028年实现。
目前已有多款私人月球着陆器正在飞行或研发中。例如,休斯顿的直觉机器公司已两次将其“新星-C”航天器发射至月球;东京的ispace公司也对其“白兔-R”着陆器进行了两次发射。
匹兹堡的天体机器人技术公司研发的“游隼”着陆器,以及萤火虫航空航天公司的“蓝幽灵”着陆器,均已完成一次飞行任务。(在这些着陆器中,只有“蓝幽灵”实现了完全成功的任务;“新星-C”在两次月球着陆后不久均发生倾倒,“白兔-R”两次均猛烈撞击月球表面,“游隼”则未能脱离地球轨道。)
上述均为相对小型的 robotic 着陆器,目前还有更大尺寸、可载人的月球航天器正在研发中。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选定SpaceX的“星舰”和蓝色起源的“蓝月”飞行器,用于将“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宇航员安全送至月球表面。
米勒表示,脉冲空间的目标是填补这两类着陆器之间的空白,为中型载荷提供经济高效的月球运输方案。
他写道:“要快速建立可持续的月球存在,我们需要能在近期实现数吨级货物运输的着陆器。这类运输任务可能包括运送月球越野车、漫游车、通信中继系统、发电机以及居住模块等设备。”
脉冲空间已开始研发月球着陆器的发动机,米勒透露,该发动机“将采用一氧化二氮和乙烷双组元推进剂——与‘米拉’在太空中成功使用的推进剂组合相同”。
他还提醒读者,脉冲空间仅用不到15个月的时间,就将“米拉”从纸面设计变为了能在地球轨道运行的功能性航天器。
对于公司的月球计划,米勒写道:“我们过往快速取得成功的良好记录,让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
叙尔特塞岛的生态演化,展示了自然的强大修复力。如果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座岛屿,你最想研究它的植物演化,还是动物迁徙规律?
脉冲空间的月球着陆器计划,为月球探索增添了新力量。你认为私人公司参与月球探索,最需要突破的技术难题是什么?是推进系统还是载荷运输效率?
恒汇证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