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次配合水电站建设而展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打破了湘西边陲小镇里耶的宁静。近3.8万枚秦简从一口古井中破土而出,简文总字数超20万,比此前全国出土秦简总和还多。
里耶古城遗址一号井
这些沉睡2200年、浸透着泥水的简牍,堪称最早的国家行政源代码。它们纪年完整,时间跨度从秦统一六国的前一年到秦灭亡的前一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全过程,内容则涉及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法律、文化、邮递、医药等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填补了秦朝史料的诸多空白。
沉睡2200年、浸透着泥水的简牍。资料照片
“一部‘活着’的秦朝百科全书式档案库”“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21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价值可与殷墟甲骨文和敦煌文书相媲美”……这一惊世大发现,名震各界。中国考古泰斗张忠培在世时更是叹言——里耶秦简的价值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出土里耶秦简的一号井被誉为“中华第一井”
多达近3.8万枚的里耶秦简为何在湘西一个小镇上被发现?它们因何深藏于古井之中?里耶古城遗址发掘副领队、湘西自治州文物管理局副研究员龙京沙透露,从发掘现场看,井内的简牍凌乱无序,非常规堆积,年代也出现倒装现象,如早期简在上而晚期简在井底,还有烧过的简。从简牍年代看:自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至二世二年(前208),次年为秦灭年代。2005年,我们又在城址西北的城壕里发现了52枚户籍简。由此推测,很可能与战争有关,当地官吏仓促将一些生活垃圾和来不及处理的办公文书扔到井里甚至城壕。这也从侧面,印证当时的里耶是西南边陲的战略要塞,多元文化交往交融的枢纽。
俯瞰里耶古城遗址
考古发掘表明:里耶古城遗址的平面原本应该是个方形,现在呈长方形,面积2万平米,南门和北部吊桥以东近一半的面积被酉水河给冲掉了。事实上,里耶文物古迹众多,仅古城遗址就有三座,分别为战国、秦、汉三个历史时期。近两年,里耶古城遗址未发掘区经考古勘探,又发现11口古井,其中有9口开口在第⑨层下(西汉时期),这不排除还有简牍出土的可能。考古雄辩地证明,湘西的人类文明史,横亘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时期。
恒汇证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